陕西省文化馆非遗专家撒小虎、南郑区文化和旅游局文化艺术股股长胡婧、南郑区文化馆馆长(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庆和、南郑区文化馆副馆长周静、全区17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文化馆全体干部职工齐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区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
南郑区文化馆副馆长周静主持本次座谈会,简要介绍了南郑区近三年来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同时强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十周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本着“非遗传承,人人参与”的宗旨,紧扣“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这一主题,为区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调桄桄”国家级传承人许新萍多年来将自身所学倾囊相授,培养了四代桄桄剧演员,时刻牢记作为汉调桄桄传承人的职责,也希望现在的青年桄桄剧演员能够坚守初心,多走出去参加各类展演,宣传这一项传统剧种,让更多的群众、孩子了解喜爱汉调桄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中藤编技艺”省级传承人陈良顺认为“汉中藤编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引导,市场需要什么产品我们就研创什么产品。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形成多样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生产理念,加上互联网的助推才能让我们的非遗项目长远的发展传承下去。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郑协税社火高跷”市级传承人王明显介绍,社火高跷作为一项传统民间活动近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南郑协税社火高跷参加了省市区级组织的各类演绎活动以及非遗进校园活动,都赢得了好评。同时组织一批小传承人积极参加专业培训,把传统社火高跷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让孩子们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把社区、农村的群众文化阵地发扬光大,也为后续的非遗传承工作打好基础。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郑剪纸”传承人陈艳主要从校园剪纸社团的角度谈了“南郑剪纸”的活态传承。剪纸艺术来源于生活,她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体会生活的能力。在学习好传统剪纸技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紧跟时代、善于创新,充分发挥剪纸艺术的社会教化等价值。
与会传承人就“如何活态传承非遗”、“如何让人民共享非遗成果”、如何更好地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等问题各抒己见。围绕授徒传艺、提高业务能力,如何强化保护,积极参与非遗传承与传播活动、非遗保护创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传习计划等进行了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魅力,是每一位非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担当,要坚守初心,主动承担起传承和传播非遗技艺的责任,为推动南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陕西省文化馆非遗专家撒小虎老师在听取了17名传承人的发言后指出,南郑区近年来的非遗保护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与全区所有传承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仍需在不断向传统学习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创新发展、做到团结协作,把全区的各个非遗项目整合起来形成链条,互相辅助,发展壮大我们的非遗文化。
南郑区文化和旅游局文化艺术股股长胡婧对参加本次座谈会的传承人和专家老师表示欢迎和感谢。她提出,非遗文化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我们要创造非遗项目自身的热度和价值,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最后,文化馆馆长王庆和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南郑区非遗保护工作的现状,并向传承人提出要求。一是我们的非遗保护工作要以非遗法和陕西省非遗条例为准则规范,真正做到“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二是代表性传承人在做好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传承力度,做好传承工作,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换,促进非遗的产业化发展;三是鼓励传承人们带好徒、授好艺,留住我们民族的魂,让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发展下去。四是传承人要与非保中心共同努力,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从“保护人民非遗 共享美好生活”这一非遗理念出发,继续为南郑的非遗传承发展做出贡献。五是找准文旅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对推动更多的民间艺术、传统技艺、民间艺人进入旅游市场,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打响非遗品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