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
开幕式上,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胡抗美,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李胜洪,湖北省书协副主席程新,《书法报》执行主编李金豹致辞,书法家郭衍槐致答谢词,湖北省书协荣誉主席金伯兴宣布展览开幕。展览开幕式由湖北省美术院党委书记李和清主持。
胡抗美致辞
李胜洪致辞
金伯兴宣布展览开幕
李和清主持开幕式
程新致辞
李金豹致辞
郭衍槐致答谢词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专业委会副主任曾翔、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峥、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李强、郴州理工学院教授唐荣、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冷柏青、中央美院教授蔡梦霞、中原书画院院长王育红、韩国牧园大学硕士生导师柴天鳞、北京书协行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高磊军、晗美术馆馆长施晗、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廖鸿业、青年书家周光亮。
湖北省内嘉宾有:湖北省文联一级巡视员肖伟池、湖北省台办主任程良胜、湖北省演艺集团总经理罗丹青,湖北省工商局原局长刘源超、湖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张健、湖北省书协顾问吴中华、湖北省书协副主席程新、湖北省金融协会主席张鸣剑、武汉市书协副主席沈必晟、朱永峰,武汉市美术馆展览部主任张文博、黄石市书协主席蔡克能、随州市文联副主席兼作协主席蔡秀词、展览策展人周龙荣及各界人士。
郭衍槐是当代碑帖结合较为成功的书家之一,其作品以浑穆之质,尽显率意自然之态,既植根传统,又极具当代审美风尚。此次展览以“象外”为主题,以其代表书法风格为主线,展现出对书法艺术的独到见解和审美追求。
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书法展将持续到11月26日,观众可前往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参观。《象外一郭衍槐书法作品集》同时发行。
郭衍槐在展厅
前 言
胡抗美
中国书协顾问
中国艺术研究院、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
郭衍槐的书法作品展准备了很长时间,当他将一批以楚文化为主题的拟展作品展示在我面前时,一种由陌生感而陌生化的感觉油然而生。这里的陌生感是指面对新事物所体验到的一种感觉,随着这种感觉活动的不断刺激,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概念浮现于脑海中。“陌生化”理论于书法艺术的意义,我的考虑主要基于两点,一是艺术独立于生活,比如艺术作品旗帜的颜色与旗杆上飘扬的旗帜的颜色有可能是一样的,但两者不是一个东西。二是日常语言与艺术语言两者不可混为一谈。日常语言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工具,而艺术语言才是艺术本身。司空图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只有透过事物的表象才能得到其本质和核心。
日常生活日复一日地重复,形成了某些固定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成了无意识的、机械化的、自动化的活动。即,经过那种日复一日重复感受过的事情,人们就开始用认知来接受它,并被凝固在人们的思维中。我以为,这两点在现实的书法现象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关系。艺术作品中旗帜的颜色与旗杆上飘扬的旗帜的颜色虽然可以是一样的,但两种旗帜不是一个东西。相应的,书法创作书写的汉字与日常生活中实用的汉字都是汉字,但两者属性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艺术的,一个是实用的。艺术语言与日常语言在文学中不可混为一谈,而在书法学中显得更为复杂,书法艺术既有别于日常性书写,又存在临摹与创作的区别。由于这种区别被模糊,日常性书写和临摹经典的样式及习惯了的单一的审美范式成了无意识的、机械化的、自动化的、凝固的评价标准。与这种情况不一样,衍槐的这批书法作品突出形式构成,技法、汉字、诗词文章等都变成了形式的附加值,其形式即内容。他重点关注的是“神采”(王僧虔、张怀瓘),“线条和结构”(林语堂),“笔墨之光泽、式样、位置”(张荫麟),“表现人格,创造意境”(宗白华),“感觉领受”(丰子恺),“线的美”“光的美”“力的美”和“个性表达”(梁启超),空间和时间变化等,因此,他的点画、结体、章法造型的形式在一些人的眼里必然成为另类,这就是他作品体现的书法性和创造的陌生化。陌生感一般由创新作品(指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作品)而产生,这符合董其昌书法“先熟后生”的主张,但陌生的东西有些人感到新鲜,也有些人看不懂、看不惯而感到厌恶,衍槐君的书法风格由飘逸走向拙朴,不习惯拙朴风格的当然斥之为“丑书”。衍槐是楚人,楚人多疏狂奇崛,书法亦多注入楚人的浪漫气质,形成奇诡多变、质朴雄浑的地域风格。从衍槐前期的书法经历看,曾入展全国第七届中青展,首届青年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和第二、三届流行书风展等,这些入展作品风格多以巧为之,后根据自己的心性向拙的方向用功,形成如今之面貌。拙含重笨险绝之意,大巧方能若拙,巧不易,拙也不易,弃巧入拙更难,他现在的风格是经过一番卓越努力而形成的。
“丑书”的对立面是俗书。以美学原理鉴赏艺术作品中的“丑”,“丑”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比美更能揭示内在的真实;对于庸俗、粗俗,黄庭坚深恶痛绝,他认为“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俗是麻醉剂,是一种精神鸦片,一旦沾染俗气便难以脱俗,只能聊以“雅俗共赏”而自慰。当这种俗的观念遇到类似衍槐书法风格,第一反应就是“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庸俗观念的知性偏狭和审美趣味的固执,这不能不说是当下书法审美中的缺憾。
衍槐的书法强调篆籀用笔,试图探索“有意味的”线条,即便是写帖一路的作品,也没有如传统帖学行笔的一划而过,而是融碑入帖,避免了轻滑之弊,如其临《米芾蜀素帖》《良宽草书帖》之作,创作李白“我本楚狂人”等内容,都可窥见其用心。这次展览的作品大多借鉴了“碑学”或“民间书法”的元素,忠实于作者的本心,宁支离而不求齐整,宁朴素而不求妍丽,宁稚拙不求轻巧,宁欹侧不求规正;以笔软追求书法的金石气和作品的厚重感,以当代的视野寻绎古人的审美智慧,以今人的艺心体会古人的情境趣味,以自我的体验表达心中所思所想,以今意契合古意,以尽兴通往尽意。这些作品,凸显了衍槐近年来的书学思考和艺术探索,有突破,必然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对篆籀用笔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作品的形式表现还可以更加丰富,对书法的当代性与现代性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当然,这些问题或许本就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作为一名学书者,对待传统、现代、未来的探索脚步当永不停歇,不重复古人,不重复今人,勇于突破自己,是他学书的信念。我相信,他有这样的学书信念,一定会在向书法艺术高峰的攀登中取得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