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稳致远”张海八十以后新作展于4月10日下午在中国美术馆盛大开幕。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主办,是“文化和旅游部二〇二三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是张海跨入耄耋之年个人代表风格成熟的一次大型综合展览,自然不同于以往。此次展览的作品,均为张海八十岁左右的新作,虽然时间跨度不大,但展览五体皆备,形式立意多样,或字大如斗的鸿篇巨制,或典雅精致的小品尺幅,皆格局恢宏,气象万千,处处可以看到张海创变求新的强烈意识和游刃有余的创作状态。
本次展览作品的陈设与展览作品集的编排设计颇多创意。全部作品分布在中国美术馆三个展厅展示:一号圆厅展出破锋行草书作品,为“八十不倦”主题展厅;二号厅展出小字行草书作品,为“三十而立”主题展厅;三号厅展出四体书作作品,为“与时偕进”主题展厅。这种布展构想,目的在于突出破锋行草书和小字行草书这两类风格迥异的代表性书体。这两类代表性书体是张海积数十年心血浇铸而成的,也是他本人创新性书法语言的鲜明标志。三个书法主题含义深刻,主旨鲜明,以醒目的“八十”“三十”年龄数字,昭示了作者以“一厘米马拉松”的坚韧,自始至终毫不懈怠,在书法艺术上砥砺前行、“行稳致远”的艰辛历程。三部分层次分明,构思新颖,有总有分,整体统一而又突出特色。
本次展览作品集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亦是按展厅陈设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破锋行草书,中篇小字行草书,下篇四体书作。此分篇章的方式与现场展厅的布局相一致,就是想让读者通过赏阅作品集,如同亲临展览现场,置身于作品所营造的美的氛围之中,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
开幕式上,展览主人——精神矍铄的中国书协名誉主席张海将30件不同时期、多种风格及幅式的代表作品,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吴为山馆长接受捐赠并为张海颁发收藏证书。
张海四体书充满正大气象,同时又具有现代个性特征。对张海的诸体书法,书法理论家西中文这样评价:“在书法走向纯艺术化的今天,很多书家希望尽可能涉猎多种书体,但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张海先生是当今为数不多的诸体兼擅的书家之一。其中又以隶书和行草书成就最高。其楷书和篆书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隶书植根汉碑,参以汉简,形成自已独特的‘草隶’风格;行草书则广涉百家,化茧成蝶,自出机杼。尤以破锋笔法独辟蹊径。小字行草书爽健俊朗,清丽可人。其四体书的内在气息统一又各有变化,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先生八十以后,仍力耕不辍,务求行稳致远,不断超越自我。”
破锋行草是张海独创的标志性书体,堪为他艺术生涯的一次飞跃。其风格带点日本现代派书法“墨象”的气息,更有周易阴阳美学的味道。以《宋词四首》和《张先诗词两首》为代表的破锋行草书,展示了浓墨过渡为破锋的过程,线条墨色的变化,体现出黑白灰调子关系,在自然书写中,通过轻重提按和因势利导的笔锋运用,驾驭了破锋散笔艺术表现力,因线条分散形成的空间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构成之美。
至于张海壮年即著称的隶书用笔,多行草意,纵逸熟练,跳宕流便,而今则掺用篆法,凝重舒和,灵动矫健,平添了几分生拙感和金石气,与汉隶、汉简能离形得似,通其神韵,无意而合拍。
“善行者贵久不贵疾,贵稳不贵趱。”张海行事有绳墨,极重然诺,待人有温度,仁厚宽容。他是“资深的书法组织工作者,年轻的书法教育者,如影随形的书法实践者。”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艺术积淀。从艺半个多世纪,植根传统,入古出新。“终岁孜孜修跬步”,勇“闯”敢“变”。从张海身上,我们看到了有别于常人的奋进姿态。2018年,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张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书法家”荣誉称号,并给予高度评价,颁奖词中写道:“在当代书坛,以其德艺双馨,率身垂范,为当代书坛竖起一个新标杆。”近年来,张海推动创立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并出任首任院长,亲历亲为,参与学院基础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率先发起书法学科升级倡议并付诸行动,促成《大学书法》创刊发行,2022年被郑州大学授予终身名誉教授。
“行稳致远”张海八十以后新作展”是继2004年“张海书法展”、2010年“岁月如歌——张海书法展”后,作者第三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