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收藏 >

从画家手里买画,价格高过市场一半甚至更高,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06-30     发布人:本站     点击:
       近几年,随着我国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名人字画受到越来越多收藏家的青睐和追捧,很多名家作品的价格扶摇直上。
 
       但是,不少书画收藏者有这样的体会:直接从当代书画名家手里求购书画,作品价格要高于市场流通价,有的甚至高出30%-50%。其缘由何在?
 
       名家书画的价格该怎样衡量,其价值该由谁来决定?
 
       艺术家对价格没有决定权
 
       俗话说:“黄金有价,艺术无价。”中国字画作为一门艺术,原本无价。但是自艺术成为商品走向市场后,价格就成了衡量艺术的一种“标准”。既然书画艺术品有价格,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个价格?在很多人看来,艺术家似乎主宰着书画市场的价格。
 
      业内人士认为,如今艺术市场价格混乱,作品定价不合理,有些艺术家炒作的成分太大,自我提价,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勘定个人的润格。艺术家作为“生产商”,只知道自己作品的成本价,包括时间、材质、背景等,但是他不知道市场的接受程度,所以他们并不是最具发言权的。
 
       有些画家攀比心态作祟,看到别人的画卖得很贵,也抬高自己作品的价格。其实,别人的画从几百元一平方尺一步步卖到几万元一平方尺,在市场中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那种不合理、不公平的漫天要价自然不被市场认可。
 
       著名艺术市场评论家齐建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艺术家作为创作者,按道理对价格有决定权,但他们的定价实际上是根据市场行情对自己作品“一厢情愿”的润格。目前,当代艺术家作品的价格制定与市场认同程度仍存在很大差距,主要呈现三种趋势:画家自己制定润格,作为对外的一个标准,实际在销售中非常灵活,可能与其宣传的润格相差甚远;画家润格与市场价格比较接轨,被认可为“大众市场”,这类作品在画廊和拍卖行能直接变现。
 
       但该类画家数量极少,全国50万左右的画家中只有寥寥几十位,北京占据十几位。还有一种不需要市场回应的所谓高端路线,这类画家自己润格,围绕其画作收藏的是一些达官贵人,他们不会将画作二次流入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使得画家的润格维持在自己的定价范围内。
 
       画廊和拍卖行只能作为参考
 
       在有些藏家看来,到画家家里买画,要比市场上正常流通的价格贵不少,甚至有些从画家手里买的画需要等上几年才能以原价卖出。在齐建秋看来,相对于艺术家的自我定价,画廊定价更符合市场行情。
 
       为了生存,多数画廊的定价会与画家本人同步,或是略低一些,因为收购价往往会相对比较便宜,甚至可以对折拿货。类似藏家与画家交易,只能算零售,而画廊与画家则好比批发,零售价当然没有批发价的优势。
 
       画廊代理艺术家,通常有相对成熟的运作团队,负责宣传、展览等包装,以及市场价格和数量的运作等,良好的包装会提高艺术家、艺术作品与市场的认可程度,所以选择画廊更有保障。但是,也有部分画廊在买断艺术家作品,将其作品价格炒到高位后,便卖光手中作品,并不再代理,这种炒作式的包装严重脱离了其艺术本身的价值,对于艺术家和藏家来说,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所以,作品在画廊的售价可以作为一个参照,但仍然不是画家作品的真正价位。
 
       很多人认可拍卖行的价格,业内人士认为,拍卖行是一个公开的炒作机构,很多艺术家通过历年拍卖会,自导自演提升自己作品的价格,直到有了真实成交,也就意味着市场开始接受该价位的艺术家作品。
 
       尽管多数拍卖行存在虚假成交的现象,但是,相对于其他无据可查的成交数据,拍卖行的信息更公开、透明、有据可查,且成交量巨大,其成交趋势可作为藏家参考的重要依据。
 
 
       对此,齐建秋表示,艺术家早期流入拍卖行的作品,在保证其真品的前提下,其价格可作为市场参考;但如果是艺术家的近期作品,则更多是代理人为了实现艺术家的包装效果,需要在拍卖会力挺艺术家,达到良好的市场表现,将成交价格作为近期市场的晴雨表。一般来讲,当代艺术家在拍卖行的成交价格只具有参考性,不能作为评判标准。
 
如何给书画定价成为难题
 
       艺术品有一个最大特点,不同于普通的实用生活、生产用品,这与标准化产品有很大的不同。艺术品本身的价值主要在精神层面,不是在物质层面,所以,没有准则或机构能给艺术品定价。
 
       画家、画廊、拍卖行三者之间可互为参考,对市场上的书画价格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业内人士认为,画家并不具备定价权,画家可以与画廊和拍卖公司商量价格,但画家不可以决定最终的成交价格。画廊作为一级市场,真实市场的成交价格相对客观,能真正体现作品的价值;拍卖行属于二级市场,拍卖价格存在水分,拍卖价格只能作为市场价格的风向标,不能代表作品市场流通的价格。
 
      在齐建秋看来,有关书画的定价因素非常复杂,其中人为因素并不能得到市场的回应,艺术家作品在后期能不能兑现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一般而言,如果画家定价10万元的画作在市场认可度为定价的60%,这类作品在未来三四年内很有可能升值为三四十万元,是值得收藏的;同比,10万元的画作市场认可度为30%,这类画家是有潜力的;但如果市场只认可几千元,这类江湖画家的作品在画廊和拍卖行是得不到认可的。
 
       “由市场定价”是市场人士的共识,但是市场凭什么来鉴定画家作品的价格区间呢?业内人士认为,决定画家的作品价格主要参考其艺术价值和市场认可度。
 
       具体来看,作品种类、题材、数量、画家资历、学术水平,以及作品在画廊或机构销售的记录、拍卖行价格、私底下成交的价格,综合而成才是市场价格。事实上,除了以上因素,社会价值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艺术品的价格,包括社会职务、社会知名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