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收藏 >

冯鹤菁|苏宇光和他的画

发布时间:2021-09-11     发布人:本站     点击:


作者冯鹤菁和画家苏宇光在吉祥小馆
 
       很久前就许给苏宇光先生写一篇文章,直到今天方才动笔,原因有二:一是手慢,文债过多;二是宇光先生厚重,得容我细细体味、慢慢道来。 
 
 
       认识苏宇光先生有许多年了,最早听说他是在装裱师杨志新那里。上世纪80年代,杨志新在保定城隍庙街开了家金台书画社,专门装裱名人字画。那日,老杨的邻居向他索要字画装饰新房,老杨从柜里取出一幅给他,说是特意求苏宇光老师画的。打开画轴,一幅精美鲜艳的牡丹跃然纸上,画面祥和,细致的让人叹为观止。老杨的邻居很感慨,一再地说老杨不糊弄,够实在,千恩万谢的去了。当时我在场。因为画家苏宇光先生对朋友的认真、实在,促成了杨老板厚道的口碑,这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右起:苏宇光、赵峻青、王继平、谢鸿罡
 
       真正和苏先生紧密接触是因为赵峻青女士。多年来,峻青女士一直是苏宇光先生绘画艺术的铁粉推广者。她家和苏先生对门住着,平时走动的像是一家人。赵女士是清苑的大能人,从事餐饮、农业种植、艺术经营和新时兴的电商。她在唐河边有个农场,种植了不少原苗西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口感顶好。一次,在虹宝画苑,她向我请教用文化的力量推广西瓜的方法,我指着墙上一幅苏宇光先生名为《笑口常开》的西瓜图说:“这是史上最美的西瓜,它贯穿着中国最灿烂的文明,拿它说话,一定是最好的卖点。”
 



 
苏宇光作品《笑口常开》及衍生品“吉祥胤臻西瓜”文创包装
 
 
小院写生
 
       清苑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故里,他从这里走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最鼎盛的朝代——宋朝。宋代文人较好的处理了社会与个人、政治与人生、情感与理智等诸多矛盾,坦荡而真实,创造了中国艺术史上最辉煌的文化高峰。喜欢先生作品的人说,苏宇光先生的人和画都像是从宋代“穿越”而来的。
 
 
苏宇光作品《文鸟牡丹》
 
      苏宇光先生是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典范。上世纪40年代,苏宇光生于河北清苑北宋村,没有受到过严格正规的艺术教育,直至上世纪50年代,天资聪颖的他被戏校录取。我敢肯定的说,那时他不知道董源不知道顾闳中,没读过郭熙和范宽,肯定没看过《宣和画谱》。他每星期要往返六七十里路行走于家和学校之间,启迪他绘画灵感的只有家乡碧绿的菜畦和在风中海浪般起伏的庄稼。据苏先生回忆,他老家北宋村原先是沙地。合作化时,村民组织起来挖沙填土种庄稼,但道路依然是沙。刮风时,黄尘蔽日。上学遇到大风沙时,他只有躲进庄稼地,用衣服遮住头猫着,风停了才敢出来。正是这风沙,让他能如此亲近的贴近泥土,感受自然,如此亲近的和蝈蝈儿蚂蚱等各类花草昆虫交朋友。之后,这些感受一直存留在他的绘画中,成为了他的艺术精神之所在。古人说“宗法自然”,大抵即此吧。
 
 
 

 
苏宇光早年速写手稿
 



 
苏宇光为单位职工进行培训、示范
 
 
苏宇光为老年大学授课
 
       我在给苏宇光先生的一次画展的序中曾这样写过:“苏先生的艺术脱拔于中国士大夫与文人画之间,创造出了自己独到的精神风貌。他的画根植传统,注重写生,合璧中西,富丽堂皇,所以雅俗共赏,深入人心。”北京故宫书画专家单国强先生也说:“他的画平中见奇,常中有新,俗中存真,颇有‘花木飞鸟携古风,山水走兽存豪气’之感。”(单国强《妙笔丹青——记画家苏宇光先生》)。苏宇光是个作画极为认真讲究的人,每个细节都不会敷衍了事,日复一日,他的作品逐渐被收藏者看好。在上世纪80年代保定市艺术节上,他的《孔雀图》被日本友人高价购得。在人气最旺的王府井工艺美术服务部“聚珍宫”画廊,他的画深受国内外人士及收藏家们的喜爱。1992年,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他的作品《海棠》在文化部批办的“国际中国画大展”荣获大奖。
 
 
苏宇光作品《醒狮图》
 
 
在天安门广场与中国首征北极科考队一起参加出征仪式
 
 
苏宇光《醒狮图》登上世纪开元年首期《收藏》封面
 
       1995年作品《醒狮图》参加了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中国名家书画精品展。期间,中央电视台对这幅画作了专题报导,并复制为艺术品同国旗一起被中国首征北极科考队置放在了北极点。
 

 
 
 
      随着苏宇光先生名声鹊起,求画者购画者络绎不绝,但苏先生恪守宁静,初心不变。2017年,他在苏州举办了个人的工笔画展,名字就叫《喧嚣中的宁静》。展览期间,新闻媒体云集,声浪颇高,而苏先生一如既往,泰然处之。正像诗人郭小川在长诗《致大海》中描写的那样:“激动的心像是深层的海水,并不荡起波澜。”这还是画家襟怀与艺术碰撞的结果。
 
 
92岁高龄的资深藏家吴忠标先生慕名观展《喧嚣中的宁静》
 
      对于绘画艺术,苏先生有他自己独到的看法。他常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自己不满意的作品绝不流传于世,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不能让后人诟病。”是啊,“画技小道,兴衰亦关乎时运,丹青一理,庸奇全赖于人品。”“黄子久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不测其为何。又每往泖中通海处看急流轰浪,虽风雨骤至,水怪悲诧而不顾。他这样沉酣于自然中的生活,所以他的画能‘沉郁变化,与造化争神奇’。”(宗白华《美学散步》)。石涛曾说:“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意懒则浅薄无神,不能书画。”苏先生每日作画必先在所绘事物前凝神静坐,待精力弥满之时方才落笔,意存笔尖,精气神自然奕奕于画面,所以能让观者精神为之一振。
 
 
苏宇光作品《百财聚来图》
 
       我在苏家最深切的感受,是他家人相处和睦、亲密无间、其乐融融。这种氛围,使得家中陈列的硬木家具乃至石器都变得温馨柔软了起来。苏家大嫂曾这样说过,早先先生晚间作画直至深夜,她曾端了一杯茶送到楼上画室,叫他时,惊得先生笔差点掉到地上(可见宇光先生之专心致志),此后,苏夫人送茶只搁在楼梯口,凉了再换上一杯。
 
 
苏宇光及夫人、小女儿画家苏君近影
 
       此时初秋,苏家边上的水塘里正荷花盛开。入夜,天地俱暗,只有苏宇光先生的画室灯光如昼。四围寂寂,听到的只是他的笔和纸皴擦的声音。是时也,水面的清风悄然而起,拈花并蕊,穿窗略案,不觉中让他的画作祥光灿然……
 
鹤菁辛丑秋月于借月山房 
 
 
苏宇光作品《仙客来》
 
 
苏宇光国画作品
 
 
苏宇光作品《金陵十二钗之黛玉》
 
 
苏宇光作品《金陵十二钗之妙玉》
 
 
苏宇光作品《贵妃浴后图》
 
 
苏宇光作品《祥瑞吉庆》
 
 
苏宇光作品《丽春》
 
 
苏宇光作品《竹林晨晓》
 
 
苏宇光作品《鸣秋图》
 
 
苏宇光作品《秋趣》
 
 
苏宇光作品《颂秋图》
 
 
苏宇光作品《害羞的新娘》
 
 
苏宇光作品《瑞鼠得利》
 
 
苏宇光作品《群珍竞艳之一》
 
 
苏宇光作品《群珍竞艳之二》
 
 
苏宇光作品《犬神》
 
 
苏宇光作品《鹬蚌相争》
 
 
苏宇光作品《园林晨晓》
 
 
 
苏宇光作品《嘉峪雄关》
 
 
 
 
《苏宇光和他的画》
 
画:苏宇光
 
文:冯鹤菁
 
 
        苏宇光、1946年生于保定、著名国画家,国家高级美术师、先后在中、日等多地举办个人画展代表作《醒狮图》《金陵十二钗》《富贵吉祥》等
 
       出版有《工笔重彩研摩·花鸟》《工笔草虫画法》《苏宇光画集》等
 
 
       冯鹤菁、国家一级作家、诗人、书法家、文化学者、曾任保定市文学研究室主任、保定市书法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