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和西城有一道厚厚的墙,墙基宽约40米,周长约18公里,中部偏北还有一道东西横亘的隔墙,将宫城分为两部分。墙基宽约20米,全长4460米。西城,由北、西、南三道城墙及运粮河组成,西墙较直,北墙有拐弯,在村西、村北和村东几经拐折,形成一个复斗形,南墙由燕子村西折向南,涉易水至龙湾头村西口复东行,与运粮河西岸相接,城墙基宽40米。三面城墙全长14 公里。
东城为内城,西城为防御的附城;东城内有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墓葬区等,东城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说明此为燕下都的繁华区,为当时人群活动的中心。现已发现不可移动文物达103处,主要类型有城墙、城壕、夯土建筑基址和遗迹、居住址、作坊址、墓葬遗址、河渠遗址。
遗址区内已探明手工业作坊及居住遗址30处、夯土建筑台基12座、地下夯土遗迹14处、古墓葬34座、古城墙8道约36公里、古河道4条、排水管道1条,出土文物总量约10万余件,主要是陶、铁、铜、金、银制的建筑构件、生产用具、礼器、兵器、货币等。
清光绪十九年(1893),在燕下都出土了齐侯四器铜敦、铜鼎、铜匜、铜盘,现藏于美国纽约市博物馆,1914年在老姆台东侧发现铜龙一件,现藏于比利时。1930年,由北京大学教授马衡率领的燕下都考古团,在老姆台进行大型考古发掘,历时34天,发掘出土文物201袋又36木箱。1958年在老姆台附近出土虎头形陶水管出口部分,保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1964年,在老姆台东出土大型铜铺首衔环,高74.5厘米,重22公斤,形体巨大,纹饰及造型精美,是罕见的艺术珍品。
东城内有一条明显的高大夯土台基构成的中轴线,在这条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武阳台""望京台""张公台""老姆台"等大型宫殿主体建筑的夯土台基。宫殿区位于东城的东北部,由隔墙和3号古河道将它和手工业区隔开,形成一个宫城之堡。宫殿区以武阳台基址为中心,在武阳台东南和西南有左右相对峙的"路家台"和"老爷庙台"两座大型宫殿的夯土台基。
战国至秦统一的二百五十年间,建筑上突出的成就是高台建筑的出现,这种建筑形式直至汉代仍很流行。在地平面上用夯土技术建立起高度不同、体积不同的高台,再在高台上建造宫殿,高低错落,巍峨壮观。此种建筑式样在战国青铜纹饰上多次出现。燕下都的夯土台,高大而且数量多。城内外已探明的高台有50多个,其中最高大的"武阳台"宽深110×140米,残高11米,"老姆台"宽深90×110米,残高12米,小型的如"望景台"宽深26×40 米,可以想象当初燕下都的雄伟气魄及宫殿建筑的豪华与排场。